世界观焦点:钟鼓传声 光影相伴——“溯光·而立”大学生电影节30周年回顾特展开启
钟鼓探寻“溯光”回忆时光定格“而立”特展“溯光·而立”大学生电影节30周年回顾特展于4月23日至5月5日在东城区鼓楼一层举办
本次特展对历届大学生电影节历史照片、特刊、吉祥物等物料进行展览共同回顾三十年来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观众与中国电影的珍贵记忆
(相关资料图)
时光荏苒,影像永恒
自1993年创立以来,大学生电影节已经陪伴中国电影走过了流光溢彩的三十年。这三十年,是大学生电影节和中国电影共同进步的三十年。一代又一代大学生在观赏、品鉴、遴选优秀电影作品的实践中,展示和宣扬大学生群体的青春活力,也见证了中国电影艺术的百花齐放、工业和技术的突飞猛进。在此期间,大学生电影节突破创新、积极进取、探索融合,三十年光影变幻中,银幕上聚焦和呈现着的动人瞬间,不仅是中国电影的峥嵘时光和高光时刻,更是人类记录时光流逝的佐证。
4月23日,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始人黄会林教授与表演艺术家、八一制片厂演员陶玉玲女士参观展览并寄语。
创始人黄会林教授寄语:
过去三十年中,我国电影事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繁荣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电影人在创作中不断提炼并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创作了一批类型多元、风格多样的精品力作,努力在实践中实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愿景。在这期间,大学生电影节也从蹒跚学步的“孩子”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青年”。
春日钟鼓,光影相随
春风习习,光影绰绰。回顾特展在光影交织的鼓楼里亮相,古都文化与电影艺术在这里交融渗透,历史文脉与创新科技在这里融合共生。
北京钟鼓楼(鼓楼、钟楼)始建于元代,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作为一组高大巍峨的“时间建筑”,钟鼓楼前后纵置、互相衬托着矗立于北京中轴线的北端——既是扼守“紫禁后护”的重要城市地标,也是“号令全城”的报时中心,始终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今天的鼓楼一层是“时间的故事”数字沉浸展,二层是“中国古代计时仪器展”,新型的沉浸式数字展和丰富的交互体验生动展示着中轴线沿线古建筑的魅力,已成为老城的网红打卡地。
往日如歌,回溯昨日,炫彩记忆历历在目。2022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首次落地东城,以一场光影盛宴为广大青年电影人提供了展示交流的重量级平台。今年,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系列活动继续落地东城,回顾特展让青春的力量再度集结,校地合作形成良好示范,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成为国内独一无二的青春电影名片。
三十而立,奋楫扬帆
穿越时间,跨越山河,在这个承载着特殊意义的节点,大学生电影节在明媚的四月与来自五湖四海的追梦人相聚。回顾特展再现三十载发展历程,携观众穿梭在大学生电影节的光影成长之旅。
大学生电影节以青春力量推动着中国电影的发展,众多青年电影人通过大学生电影节走向行业前沿、崭露时代锋芒,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代言人。东城区是影视创作的沃土,有最京味儿的古都场景、最鲜活的胡同故事、最热情的电影观众,蕴藏着属于电影的无限可能。
以大学生电影节为起点,更多中国电影的新生力量将发现东城、走进东城、记录东城,走向更广阔的银幕。三十而立,古都将以青年之姿与祖国同心、与时光同行、与艺术共生,一起向光而行!
“溯光·而立”
——大学生电影节
30周年回顾特展信息
时间:2023年4月23日-5月5日
地点:北京市东城区鼓楼一层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员会、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宣传部
支持单位:北京市钟鼓楼文保所
关键词: